其他
邓世安: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推动跨境金融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由广东省9个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和中国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组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于2019年2月正式颁布,并全面提出了粤港澳三方加强深化合作的伟大构想,旨在将该地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与技术中心,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柱。中央政府制定了若干相关政策,包括简化通关手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允许在粤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各方面享受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东亚银行香港总行首席经济师邓世安日前在《北大金融评论》创刊号上发表文章,深入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推进跨境金融活动的重要作用。
“理财通”:下一波金融开放浪潮的推动者
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金融领域升级甚为重要。因此,作为跨境投资新前沿的代表,“理财通”受到广泛关注。《规划纲要》拟加强跨境金融活动的合作和互联互通,包括扩大香港和内地居民以及相关机构利用人民币跨境投资彼此市场的投资范围。 近年来,中国在融入国际金融市场方面进展喜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发展便是其中一项重大突破。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人民币目前是全球第五大常用支付货币。中国已建立25家境外人民币清算银行,并与36个地区/国家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2018年,A股被纳入MSCI指数,提升了中国内地股市在全球投资者中的影响力,中国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预计将于今年11月跃升至3.3%。 另一方面,政府还努力为内地投资者拓宽投资渠道。连通香港和上海、深圳股市的“沪港通”和“深港通”计划自2014年和2016年分别启动以来,一直运行良好。该计划将资金和证券流动限定在了一个封闭环路当中,因此无需对现有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市场结构做出重大调整。另外,中国也曾于2017年推出过一项“债券通”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及经验的积累,“理财通”有望在“沪港通”方案之后成型,以消除外界对资本外流和中国内地金融市场波动的担忧。监管机构可以更密切监控资金流动,个人也可以在跨境投资方面享受更大的便利。香港地理位置毗邻内地,拥有成熟的金融体系,其金融产品吸引了大量内地投资者。
“理财通”的出台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这不仅能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力,还有助于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服务质量。此外,“理财通”还可作为下一阶段金融开放的“试验田”。预计该计划最初将覆盖低风险产品,首批投资者将是经验丰富的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若该计划能顺利推进,其经验可推广至其他内地和海外城市。
为确保成功推出,目前还有一些问题尚需解决。例如,为实现身份验证和客户调查(KYC)流程的无缝化对接,有必要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大投资者简化开户流程。根据目前规定,欲在香港开立银行账户的内地客户必须亲自前往银行网点递交所需文件。因此为方便跨境金融活动,香港和内地监管机构应通力协作简化相关程序,解决内地客户在香港开户难的问题。另外,监管机构也可以考虑采用实时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跨境数字身份验证,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银行在保护客户隐私的同时能共享其e-KYC信息。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试验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的顺利发展有助于中国向“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新兴国家输出金融科技先进知识。同其他发展中经济体一样,中国金融业在服务大众市场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方面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此类客户的信用信息评估成本较高且困难重重,常导致金融机构向他们提供服务时有多重考虑。然而,金融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将有助于填补这些未得到满足的金融需求。
中国金融科技在促进普惠金融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针对农村客户和获得服务水平较低的客户。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在中国农村地区,淘宝村数量从2013年的20个迅速增加到2018年的3202个,淘宝村指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至少1000万元人民币、且拥有网店数量至少100家的村庄。得益于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庞大的经济规模、大量的技术人才,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在电子商务和金融技术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先进经验。中国利用数字技术提升金融中介效率的做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颇具吸引力。 目前,中国互联网巨头已率先进军海外市场,东盟国家往往是他们的首选。例如,腾讯投资的电子商务平台Shopee,业务遍及东盟最大的6个国家;阿里巴巴积极与该地区政府合作,为当地电子商务网络建设提供帮助,包括2017年在马来西亚建设数字自由贸易区和2016年为泰国数字经济战略提供支持;此外,华为和中兴通过东南亚光缆建设等项目积极参与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除科技巨头之外,还有许多中国科技初创企业希望在东南亚开疆扩土,甚至想将业务拓展到亚洲以外。尽管如此,对部分公司而言,它们在国内的成功经验可能难以在国际舞台上施展,因为它们需要适应海外市场不同的法规、文化和要求。因此,这些公司需要一个平台,作为测试和改进业务模式的“试验田”。 在这方面,香港是最佳良选。作为一座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有相当多的海外金融业务,且与东南亚经济体系关联密切。与广东省的深化融合,不仅有助于加强香港作为“试验田”的地位,也有利于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在亚洲市场的扩张。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越来越多的内地金融科技企业在香港开展业务,业务从电子支付、区块链到虚拟银行和保险,无所不包,同时给香港带来大量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内地公司可以利用香港这片沃土建立一种可行的国际应用商业模式,其过程类似于以香港为试验区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金融科技人才短缺造成发展瓶颈
人才短缺是中国香港在提升金融科技能力方面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香港机构当中,87%发现很难或非常难以聘用及挽留金融科技人才。香港金融业不能仅从内地城市招聘,因为内地人才短缺问题同样严重。 为解决这一问题,香港应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城市密切合作。香港独特的多元文化优势、国际视野和出色的研究能力有助于培养有学识、有技能以及有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另外,中国香港在金融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是内地重要的人才库;12%香港大学生来自内地。
与此同时,深圳已成为高科技和互联网企业的聚集地,堪称“创新的摇篮”。香港金融机构和高校应与深圳的高科技和互联网企业密切合作,以提升其金融科技能力。为此,《规划纲要》提出向香港和澳门开放位于广东的国家研发基础设施和设备,以实际行动支持这种协同效应的发展。另外,此项规划还能促进内地科技项目的应用以及相关粤港澳大湾区资金的使用。 香港高校应积极利用这次机遇,将重点放在金融科技项目上,重新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和研究方案。深圳最近与香港金融管理局以及中国金融科技企业联合推出金融科技师专业技术课程与认证项目,此种合作还可以延伸至高等教育层面。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必须跳出思维定势,以开启金融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新篇章。
相关阅读
识别二维码可在京东购买
文章来源:《北大金融评论》2019年第1期
原文标题:《粤港澳大湾区:下一步金融开放的“先行者”》
本文编辑:刘仁博